您的位置:主页 > 名人事迹 > 吴国将领丁奉
名人故事 好人好事 历史贡献 郡望堂号

吴国将领丁奉

简要介绍:丁奉(186-271年),字承渊,庐江安丰(今安徽霍邱,一说河南固始)人,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。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,经常奋勇杀敌,屡立功勋,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“雪中奋短兵”,大破进犯东吴的魏军。吴景帝孙休在位时,丁奉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D,被拜为大将军,后为右大司马、左军师,公元271年(建衡三年)去世。丁奉一生征战,与北方政权从曹操时代打到司马炎时代,侍奉了孙权到孙皓四位吴国君主,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。

图1.jpg

人物生平:

早年经历

丁奉年轻时就因骁勇作了一员小将,先后从属于甘宁、陆逊、潘璋等人的麾下。丁奉多次参加战斗,经常勇冠全军,每次都斩将夺旗,也因为奋勇当先常在作战时负伤。后来升为偏将军。

雪奋短兵

252年,吴帝孙权逝世,他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帝位,丁奉也升为冠军将军,封都亭侯。

同年,魏国派遣诸葛诞、胡遵等人进攻东兴(今安徽巢县东南),吴太傅诸葛恪率军前去抵御。诸将都说:“敌人听说太傅您亲自到来,等到我们上岸他们就会逃走。”唯独丁奉认为:“并非如此。敌人调集境内兵力,带了许昌、洛阳的全部兵力大举前来,一定定下了明确的目标,怎能无获而返?我们不应指望敌人不战而退,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战胜敌人。”诸葛恪上岸后,丁奉与将军唐咨、吕据、留赞等人一起沿着山向西面进发。丁奉说:“现在各部队行军太慢,如果敌人占领了有利地形,我们就难以与他们抗争了。”于是丁奉离开大部队的行军路线,独自带领手下三千人前进。当时正刮北风,丁奉军乘船两天就到达前线,占据了徐塘(今属安徽)。当时天气寒冷下了大雪,魏军将领饮酒高谈,丁奉见敌人先头部队人少,就对手下说:“立功领赏的时候到了!”令士兵脱去铠甲头盔,都拿着短兵器。魏将发现后都取笑他们,并不做防备。丁奉率领部队奋起砍杀魏军,大破魏军先头部队的营寨,正好此时吕据等人的部队到来,一起击溃了魏军。战后,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,封都乡侯。

解救寿春

255年,魏将文钦来降,丁奉被任命为虎威将军,跟随大将军孙峻到寿春(今安徽寿县)去接应文钦,与魏国追兵在高亭(今属安徽)交战。丁奉跨马持矛,冲入敌军阵中,斩首数百,缴获大量军器。战后,丁奉被封为安丰侯。

257年,魏大将军诸葛诞自据守的寿春向吴国投降,被魏军包围。吴国派遣朱异、唐咨等前去救援,后来又派丁奉和黎斐前去解围。丁奉为先锋,屯住在黎浆(今安徽寿县南),力战有功,升为左将军。

诛杀权臣

258年,孙休即位,与张布合谋,想要诛杀专权的丞相、大将军孙D。张布说:“丁奉虽不能识文断字,但计略过人,能决断大事。”于是孙休召见丁奉对他说:“孙D把持国政,将要图谋不轨,朕想与将军一起杀了他。”丁奉说:“丞相的兄弟党羽很多,恐怕人心不能统一,难以一下子将他制服。可借口腊月祭祀,请他参加,用陛下的亲兵杀了他。”孙休采纳了他的计划,邀请孙D参加祭祀,丁奉与张布以目示意左右亲兵杀了孙D。丁奉也因此功升为大将军,加封左右都护。

260年,丁奉假节并领徐州牧。

263年,魏国伐蜀,丁奉率领各支部队进军寿春,做出以攻魏来救援蜀汉的架势。不久,蜀国灭亡,丁奉引军退回。

264年,孙休去世,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听从万的建议,共同迎立孙权的长孙孙皓为皇帝。丁奉升为右大司马、左军师。

去世

268年,孙皓命丁奉和诸葛靓一起进攻合肥(今属安徽)。丁奉采用离间之计,给西晋大将石苞写了封信,石苞果然从前线被调回。

269年,丁奉再次率军进驻徐塘,进攻西晋的谷阳(今安徽固镇)。谷阳的百姓得到消息,全部撤离,丁奉一无所获。孙皓大怒,斩杀了丁奉的向导官。

271年,丁奉逝世。享年85岁。

从前,丁奉被派遣出兵攻打谷阳,一无所获。后来丁奉与万当年商议撤兵的计划泄露,虽然当时丁奉已经去世,孙皓依然彻底追究他上次出兵无功而返的责任,杀害了丁奉的儿子丁温,把他的家属流放到临川(治南城)。

丁奉的弟弟丁封,官至后将军,在丁奉之前去世。

籍贯考证:

前202年刘邦灭项羽,统一天下,置安丰县(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),属九江郡。元狩二年(前121年),属六安国。光武帝建武十年(公元34年),属庐江郡。魏文帝曹丕(公元220―226年在位)设安丰郡,安丰县属之。史书所记载丁奉(?― 271年)“三国时期庐江安丰人”,据考即是以河南固始县东南为中心的“安丰”,固始县东南乡镇黎集镇地方史也记载丁奉在本地出生。所以丁奉籍贯为今河南固始县黎集镇(江淮西部豫皖交界地区)。

历史评价:

张布:“丁奉虽不能吏书,而计略过人,能断大事。”

陈寿:“凡此诸将,皆江表之虎臣,孙氏之所厚待也。”

陆机:“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,左丞相陆凯以謇谔尽规,而施绩、范慎以威重显,丁奉、钟离斐以武毅称,孟宗、丁固之徒为公卿,楼玄、贺劭之属掌机事,元首虽病,股肱犹良。”

张蛑:“自古倚长江之险者,屯兵据要,虽在江南,而挫敌取胜,多在江北。故吕蒙筑濡须坞,而朱桓以偏将却曹仁之全师;诸葛恪修东兴堤,而丁奉以兵三千,破胡遵七万。转弱为强,形势然也。”

返回顶部

X我的网站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